回望历史的天空?xml:namespace>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历史之鉴
原江西农业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 贺一松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这个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具有特殊色彩的事物,自创办已52年,存在22年,改制(或说消失)已整整30年。今年国家制定并开始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探索教育大计之际,翻开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几近尘封的历史,从曾经的辉煌中是否可以探寻到一些可借之鉴。
一、应势而生——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与历史使命
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1958年,在当时的政治路线指导下,在江西这块红土地农村劳动人民渴求文化知识的强烈呼唤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应运而生。抛开意识形态的争议,共大存在22年的历史意义是不容否定的。他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波折中举起教育的旗帜,本身就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更何况它曾创下开办127所分校的纪录,有20多万毕业生,培养了包括共和国部长、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以及数以十万计有文化、懂技术、强实践的农业劳动者。虽然共大昔日的光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从根本上,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要求,并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当今是一个开放并更加理性的年代。新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60多年积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其实又何止钱学森在问),提出了一道中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必须直面的沉重而艰深的命题。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关键性作用更加凸显,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更加强烈。承载着神圣职责的高等教育,能否解除沉疴,创办出一批能体现时代特征、履行历史使命的高水平大学,全民翘首以待。如果再过60年,我们还没能在具有5千年文明史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世界级的大师,我们将凭什么复兴我们的民族!
二、半工半读——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不知“半工半读”一词何处起源,但共大却对它作了最为生动、透彻的诠释。当时共大坚持“学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学什么”,实行专业教学与专业生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总结群众生产经验相结合、教学生产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热烈推崇。为了“半工半读”,学校引导教师走出校园,深入生产、深入实际,建立了一支“半工半教”的师资队伍。
确切地说,共大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农业职业教育,而且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农业职业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特别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职业教育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职业教育从数量上已具备相当规模,但内涵上并未完全摆脱学历教育的枷锁,尚未从根本上建立符合职业教育本义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成为普通学历教育的“压缩饼干”。如果不能从更加注重实践技能、更加注重与生产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改革,职业教育现实与愿望的差距将无法弥合。
三、社来社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
“社来社去”应该是共大的独创。但对于这个历史事物,今人已鲜有知情的了。据悉,其基本含义是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不吃皇粮,回到农村做一个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共大办学22年中毕业的20多万学生,绝大多数是以这种形式确定去向的,他们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社会、回归原本。虽然高等教育的发展脚步已经迈进大众化阶段,但思想理念还囿于“象牙塔”内,教育行为还没有很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大学教师固守着课本,以“先生”的姿态教授着网络上注解得更加清晰的知识。大学生们固守着一种优越感,无主见地接受灌输,直至毕业走向社会,才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中痛苦地体会到失落。在受教育者的埋怨和社会的质问中,我们深刻地思考,是不是应该从一开始就告知学生,其实高等教育只是他们走向社会之前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的学习过程。当前“三农”问题被认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面对“三农”对人才与科技的迫切需求,虽然每个省市基本都有一所农业大学,但有谁还在抗着“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大旗?最终有多少毕业生能立足农村、服务农业?
四、农民上学——教育公平的朴素追求与情节
共大以“共产主义”冠名,本身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创办之初,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话:“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基于这么一种情怀,共大提出:凡是历史清楚,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男女工人、农民、公社干部、复员转业军人,以及经过了一定的生产劳动时间锻炼的知识青年都可以报名上共大。虽然回过头看,共大所体现的“教育公平”是具有局限性的,但它确实让大量农民、穷人获得了学习机会,甚至让一些从未进过课堂的人接受了教育和培训。虽然过大的包容性给实际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学校通过分级教学,朴素地践行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教育公平,是国人的梦寐,是良好的社会愿景,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教育本身是公共事业、是国家责任。让孩子在受教育问题上承受因地域、家庭、社会、政治、灾害等因素造成的困难和歧视,是不公平的。今天我们重新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之要领,是面向未来,也是国家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反省和回归。期待再过若干年,我们不会再有农民工子女入学、贫困农村孩子上学等沉重的话题,不会再有一双双饱含渴求与泪水的清澈大眼睛揪扯心灵的酸楚。
五、新型大学——高等教育的特色办学之路
共大在创办之初就被誉为“无产阶级的新型大学”。虽然前面的定语今天看来有些晦涩,但共大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具有空前的独特性,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因为它的独特性,共大发展建设问题曾数度被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探讨和决策;因为它的独特性,共大曾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内近百个国家的众多政要和专家来访。
走特色办学之路,是高校的发展战略;特别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特色办学也是高校生存战略。眼下的高等教育,各高校(包括政府)都在提升“层次”上不遗余力、激烈拼搏,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升大学。大家都害怕因层次的落后而承担不起“历史的责任”,却很少实质性地从办学特色角度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局面,使各高校如同他们培养的学生一样,除了长相不同,内涵上缺乏个性、趋于雷同。国家确实需要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但更多地需要能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培养业有所长、术有所精、学有所用的各类人才的特色大学。选择好自己的道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社会和历史的大舞台上,谁都有可能演绎出经典。
六、艰苦奋斗——新时期大学精神的传承与重塑
共大的历史是一段艰苦的创业史。经历过的人对当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情景都有极为深刻的记忆,都可以把自己的经历不加修饰地阐述成励志教材。学校创办之初,广大师生面对的是深山老林,荒坡草滩,住无房、睡无床,露天教室、野外食堂。毛泽东同志曾经称道共大“不要国家一分钱”,那完全是依靠广大师生在教学之余肩挑、手刨干出来的。共大人用精神之振奋战胜了物质之匮乏,用意志之坚韧战胜了条件之艰难,在教育事业中用实际行动编写了一部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案。
当今的大学,每所都风光无限,高楼林立、绿草如茵、花丛锦簇。“教育优先发展”,好像是偏于一隅地从高校的基本建设开始的。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建设高水平大学,不仅要有完善的基本设施,更要注重精神的传承与重塑。当大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之后,在适应市场规律、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要秉持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与精神追求,维护大学的神圣领地和独特个性。但当前已经屡见不鲜的经济腐败、学术腐败、行政化倾向等现象,折射出大学中的浮躁、虚伪和功利主义。艰苦奋斗,犹如历史的烟云,在一片繁荣景象中渐渐弥散。
七、“决裂”——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理性思维
说到共大,不得不提起电影《决裂》。上世纪70年代这部电影曾风靡全国,很多人也是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共大。《决裂》是根据共大的创办过程和办学方向而创作的。影片围绕传统与革新两种不同的办学理念,展开了《决裂》的故事。电影前半部分较好地反映了共大办学的方法和精神,也是共大的事实,但后来被人为地作了“处理”,蒙上了浓厚的政治斗争色彩,在许多方面歪曲了共大,使共大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叫我们明白他的。”教育具有本然的客观规律性,不应受意识形态或主观意愿而左右。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社会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所需要的东西,在适应中坚持创新,在服务中实现引领。站在历史的关头回望历史的天空,是非成败在时间的洗涤下变得客观而清晰。冷静地看待当前的高等教育,我们是否已经走出历史的阴影?其实舆论已经反映了问题存在的事实,当前的关键,需要以足够的魄力和高超的智慧,从战略上予以革新;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更加理性的思维,发展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相信再过数十年,当今天成为历史的时候,后人不会把今天的高等教育当作戏剧来传说。